日期:2025-07-12 21:18:35 标签:
我是玲姐,专注于影视剧评论。点击右上方“关注”,持续为你带来《大宅门》原创剧评。今天是第105篇。
喜欢该剧的友人们,可以一起讨论呀!
60岁的白景琦要娶20多岁的抱狗丫头香秀,全家族都反对,连大爷白景怡都出来劝他:
“你知道人家都怎么说你们二房吗?人家说,你们二房的人,都有神jin病!从白雅萍、白玉婷到你,都不正常!”
白景琦立刻回了一句:
“他们才有神jin病呢!他们这些个不正常的,看着我们这些正常的,他总觉得别扭。”
初看这段的时候,只觉得“怼人”的白景琦,很骄横跋扈。
但三刷时才发现,这句话并没有那么简单!
联想起更早的几段剧情,真的看懂后,只呼“精妙”!每一处没有闲笔,且暗藏深意,不愧是导演郭宝昌!
大家还记得季先生以“文武实力”征服小景琦的那场戏吗?
他让景琦翻开书,随便找一页,念头两个字,他都能接着往下流利背诵,彻底征服了小景琦。
在一个45分钟的剧集里,为什么要花费整整1分钟的时间,让季宗布去背诵那么一大段、观众听也听不太懂的“之乎者也”呢?
玲姐当初看时,只想着这不过是那个年代的常规读物罢了,庄子老子、孔孟之道之类的。
但实际上,导演郭宝昌是刻意选择了《庄子》。
季宗布作为全剧一个完美的人设,他的价值观是崇尚道家庄子的思想,对景琦的教育是“顺乎他的天性”、看似“无为而治”。
用现在的角度来看,就是善待每个孩子的不同,因材施教,寓教于乐,而不是棍棒教育。
我们先回顾下季先生倒背如流的那段文字。
这段文字出自《庄子》的《齐物论》篇。
之乎者也的,确实不太好理解哈,玲姐查阅了资料,尝试给大家稍微解读下:
首先,弄清楚什么叫“齐物”?
它不是指“使得万物整齐”,因为万物本来就是不齐的,这是它们的本色,真正要使“万物齐同”是没有可能性的。
在《齐物论》篇中,主要有四个方面的“不齐”:
生死,各人寿命不同;
是非,观念意识不一;
成败,成则为王,败则为寇;
美丑,各人都期望美,也没人自认为丑。
这其中,最重要的是“生死”和“是非”的问题:生死是关系我们自己的生命,是非是我们判断外物的观念。
而人,只是天地间暂时的过客,我们要顺应万物的不齐。
所以,
“齐物”指的是,要去“齐”我们的内在,通过修养功夫来消除自己的分别心。
接受事物的“相对性”,万物就会“自齐“。
接着给大家简单讲讲,季宗布背诵的这段话的语义。
我们对于万物的见解,都是以不同于自己的为“彼”,以自己的为“是”。
通俗点说,就是大家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别人。
在这种观念影响下,自然形成了以自我标准来衡量万物的“是非”。
庄子在齐物论中是想说,万物都有本性,不要拿我们的“是”来作标准,要还归“天道”的自明,顺乎万物自然规律。
到了这里,我们再回到白景琦说的那段话,“你们这些不正常的,看着我们这些正常的,怎么看怎么别扭。”
大家现在是不是有了新的理解?觉得这话不简单了?
白景琦怼的,其实就是典型的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别人的人。也是庄子《齐物论》里要“齐”、要修心的那些人。
万事万物都不是“整齐划一”的,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想法都不可能是一样的。
没有真正了解别人,那你凭什么就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标准,去评价别人的是非呢?
和自己相同的就叫作“是”,否则就是“非”,这是一种愚蠢的“自以为是”。
庄子倡导要消除我们对事物有歧视的“分别心”。
从季宗布看似偶然的“倒背如流”,到白景琦看似生气地随口一说,
这两处剧情,中间隔了50多年;
那段“齐物论”却如同草蛇灰线一般,伏脉千里,在《大宅门》剧末时“点了题”!
渗透的就是庄子“齐物论”的核心观点:
如何修炼内心,去除固有观念,是在讲智慧,讲真知。
如果剧中那些露一下《庄子》书皮或念几句词的,都还只是表象的话;
那么,真正能让人从《大宅门》剧中感受到庄子思想的,恰好就是大家如何看待白景琦娶香秀的这段。
导演借白景琦的嘴,对季宗布倒背如流的那段“之乎者也”,做了一个更通俗易懂的解读。
“齐物论”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体现之一,是为人处事的大智慧,是自省的标准。数百年过去,依旧能产生巨大的现实意义。
最后想说,《大宅门》里所有惊世骇俗的故事,都在从不同角度去讲这个深刻的道理。
比如,白家和詹王府的恩怨,比如白景琦从小被看作“混世魔王”,比如白玉婷和照片结婚......
不得不佩服导演郭宝昌的思想境界!能拍到这个深度的电视剧,应该也不多了吧?
如果你刚好看过《大宅门》这部电视剧,有任何想说的话,欢迎留言,我们一起讨论呀!
(玲姐原创,抄袭必究!)